一面是震耳欲聋的阅兵式,一面是绿油油的军工股盘面。当散户因爱国热情冲进场时,机构早已布好了收割的镰刀。 九月三日,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。天安门广场上,受阅部队英姿飒爽,尖端武器装备依次亮相,展示着国家的军事实力。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A股市场上的军工板块却遭遇全线暴跌,多只个股跌幅超过5%。 许多散户投资者原本期待借助阅兵带来的爱国热情和关注度,在军工股上赚一波“情绪钱”,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深度套牢。这场“阅兵行情”如何变成了“阅兵陷阱”? 01 市场期待:阅兵前的情绪升温 在纪念日来临前,市场对军工板块的预期已然升温。历史经验表明,重大阅兵事件往往能够短期刺激军工股表现。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、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前后,军工板块均有不错表现。这种历史记忆让许多投资者,尤其是散户投资者,形成了强烈的预期。 社交媒体上,诸如“阅兵概念股”、“军工板块迎来催化剂”等观点广泛传播。不少散户投资者抱着“炒一波就走”的心态,在阅兵前几个交易日纷纷建仓军工股。 02 残酷现实:军工板块遭遇暴跌 然而今日开盘,军工板块便低开低走。中航系、兵装系、航天系等主要军工企业股票全线下跌,多只个股跌幅居前。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参与这波“阅兵行情”。龙虎榜数据显示,近期机构资金反而在持续流出军工板块。 “利好出尽是利空”,一位券商分析师如此评价今日的军工股表现。当所有人都预期阅兵会带来行情时,行情反而不会到来——这就是A股市场的反身性。 03 深层原因:业绩与估值的不匹配 军工板块的下跌并非偶然。抛开阅兵预期,从基本面看,许多军工企业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,但业绩增速却难以匹配。 上半年多数军工企业业绩表现平淡,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下滑。行业面临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调整,新订单落地速度放缓,这些基本面因素被阅兵带来的热情暂时掩盖了。 机构投资者对此心知肚明。他们清楚地看到,目前军工板块的市盈率中位数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,而盈利能力却不支持如此高的估值。
|
|
点击朱笔,直抒胸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