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 聞文史   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
一窮二白的劉備,為何被陶謙重視?
歷史學堂君 | 2025-07-01  

聲明: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,但未經核實,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、觀點或建議。如有侵權,聯繫秒刪。[ 使用條款 ]
贊助信息

興平元年(194年),曹操為父報仇,再攻徐州。徐州牧陶謙不敵,遂引青州刺史田楷并劉備入徐州,共擊曹軍。彼時,劉備麾下兵馬不過千余人,就算加上“數千饑民”,也遠不及兵精糧足的徐州軍。

話雖如此,但陶謙仍對劉備十分重視,他不僅為其提供駐扎地,邃送出了四千丹陽精兵。時丹陽兵“好武習戰,高尚气力”,是天下聞名的精鋭部隊。可見,陶謙這份“見面禮”,不可謂不厚重。

那么“一窮二白”的劉備,到底有什么事,能讓陶謙對他如此重視?難道真如小説家之言,陶謙是看上了劉備的“仁義”之名?

點擊圖片看原様大小圖片





上圖_ 陶謙(132年-194年),字恭祖

一、陶謙在徐州的處境

在小説《三國演義》中,陶謙是個“老好人”,因此他善待劉備便理所應當。而且,羅貫中邃洋洋洒洒寫下好几万字,用“三讓徐州”深化了陶謙之忠厚、劉備之仁德。

可在正史中,陶謙的形象却与小説大相庭徑。

据《三國志·陶謙傳》記載:“謙背道任情:廣陵太守琅邪趙昱,徐方名士也,以忠直見疏;曹宏等,讒慝小人也,謙親任之。刑政失和,良善多被其害,由是漸亂。”

按漢朝“三互法”原則,地方長官不得由本地士族擔任。是以,陶謙是揚州丹陽郡人,并非徐州本地士族出身。不過,身處漢末亂世,陶謙想要安穩統治徐州,仍舊离不開當地豪族的支持。

贊助信息

贊助信息

贊助信息

贊助信息

贊助信息

您的觀點至關重要

點擊朱筆,直抒胸臆

Google: super cool 200

    © 2025    八闋之地™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關於我們反饋意見業務合作八阕書局隱私政策使用條款  
一窮二白的劉備,為何被陶謙重視?